家里的老凯开了10年,从来没给我掉过链子,除了轮胎刹车避震筒几个损耗件,没出过其他什么毛病,果然应了那句“开不坏的丰田车”。但是毕竟10年车了,觉得也该换换口味了,于是考虑换车。终于征得家里领导同意后,开始选车,因为还有一台SUV,所以选车的范围仍然是轿车,预算初定30W落地。
算上这台老凯,已经开了3台凯美瑞1台雅阁了,想换换口味,对美系无感,范围自然也就落在了欧系。当时宝马新3系虽然只有325Li的试驾车,不过还是去试了两次,开起来………….嗯,什么鬼,完全不是我印象中的宝马,怎么开着跟奔奔似的,太舒适了,驾驶感受一点都不运动。虽然内饰进步很大,但是习惯了奔奔的内饰之后感觉这个级别的车内饰再好也就那么回事,加上刚换代价格坚挺,撑死2w优惠,无感,Pass。
第二次试驾完,刚好看到旁边停着一台430i GC试驾车,想着反正有时间也顺便开开吧,上车,地板油,变线,入弯出弯,卧槽!这才是我印象中的宝马,再加上领导一贯喜欢的无框+遛背,当场拍板增加预算,就他了。因为430基本都要订车,3-5个月不等,现车只有425,还算运气不错,碰到一台矿石灰的425i GC,订车,办手续,旧车评估,一周内提走。
记得有句话说,如果一台车每天只是上车下车,了无牵挂,那么它只是一个通勤代步的工具;如果每天下车之后,还会回头看看,他就是你的伙伴。很庆幸,这台425i GC是一台我每次停车后都会回头看看他的小伙伴,也许他并不完美,但是希望他在我身边,慢慢变成我更喜欢的样子。
而主机厂在设计车辆的时候,除了性能车系列,性能和操控肯定不会作为车辆的首位考虑,成本控制、环保排放、容错率等等,太多的平衡和妥协因素。所以,最终上市的买菜车,在每一位车主的心目中势必会有各种各样的缺陷或者短板,这也是我们需要对车辆做一点改变让他更适合自己的原因。(请注意,不是更好,而是更适合自己,个人认为所有的改装都是以需求为导向才有意义的。)奈何神州大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改装规范,行业鱼龙混杂,以BMW为例,我们没有类似Bimmerpost一样的论坛存在,不少人也从不科学上上ins、油管、推特,这也就导致了在汽车后市场各种利用信息不对等赚快钱的乱象。
一、ECU篇
人生这1年最后悔的事情,是没有咬牙提430i,低功率B48的184hp弱鸡动力,是触动我步入改装的第一步。我刷了bm3的ECU程序,目前是MKL300钼头段,2阶95 RON OTS,官方给出的纸面数据是276hp,399nm,没有去马力机验证,也没有崩野01,从datalog来看,目前加98油无论是爆震控制还是点火、压力,都在安全范围。
聊聊驾驶感受,最明显带来的是动态加速的信心,感觉小灰能够及时响应油门踏板,特别是高速超大车的时候。还记得新车刚满2千km的时候,迫不及待刷了程序的第一箱油,简直觉得自己像超跑,路上看到谁都觉得在挑衅似的,享受红绿灯地板油起步的快感。然而从第二箱油开始,心态逐渐佛系了,安心的买菜接娃上下班,应了那句话,动力就像内裤,要有,但不必时时取出示人。
关于程序的选择,最开始动了刷程序的念头,开始做功课,了解了MHD、MG和bm3,也咨询过一些国内程序品牌,最终选择了bm3。其实我的理由很简单,我们的汽车工业还在发展中,在目前这个沃德十佳榜单还没有进入过的时期,不少自主发动机还在靠逆向研发的阶段,感觉还是比较难出程序大师的(注意:比较难,不是没有,国内也有好程序,别打我)。所以,我选择了在这方面笃信外面月圆。
bm3全称bootmod3,是加拿大Protuningfreak(简称PTF)公司开发的宝马OBD直刷ECU云平台,在欧美和MHD、MG并称宝马3大平台。其中,MHD专注宝马6缸,兼顾N13;MG专注B48和B58;bm3基本支持宝马全机头。这3个平台,都免费提供了datalog功能,也就是详细的发动机数据记录,感谢这个功能,让我知道了原来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品牌的不同油站都存在油品差异。
好了,接着开始聊到个别改装店的程序营销话术,大致内容如下:这些外国罐头,是外国工程师用外国车,加外国油,在外国调试的;国内的油品、海拔、气候、路况等等因素差异,他们并不能适应国内的车辆,我们应该刷针对国内专门调试的程序。
问题来了:目前知识匮乏的我,还没有听说国内哪位程序商能够掌握祖国大地各个油站的油品质量检测报告,各个城市的气候数据,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连400毫米、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在哪里都不知道,更别谈海拔数据了。如果真的有这么细致的调试,假如我从海南自驾游到黑龙江,或者从上海自驾游到四川,是不是需要到每一个城市程序代理商处重新刷写一版程序呢?
简而言之,主机厂在设定出厂ECU的时候,其实是考虑了全球范围适用的原则,对发动机的余量设置的比较大,容错率很高,而刷写程序不同于CPU超频,只是把余量降低一些,来获得更大的动力,当然相应的容错率也会降低。那么带来的后果就是可能车主需要选择更合适的机油,加更高标号的汽油,更关注车辆的细微变化。另外想提一嘴的是,目前的ECU风气感觉有些被直线加速赛带歪了,程序品牌宣传大多会说自己的01或者04成绩多少,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想说的是,买了4缸机器的我们,大多数人的用车场景还是买菜,并不在于追求机器极限,而既快又稳还安全的这类违背物理定律的设定,在我匮乏的知识库里是不存在的。其实推而广之,任何产品都一样,有优点就会有缺点,一个完美无瑕的产品,是不存在的。这也是改装最容易踩的坑,追求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请各位记住,有取必有舍。
以上,可能触及了一些老板的蛋糕,还请见谅,我只是一个普通车友,和身边的朋友仅仅是希望我们能够有一个更规范健康的汽车后市场,共勉。
二、TCU篇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感受过,B48匹配的ZF 8AT齿比设计过分追求省油了,导致了两个后果:(一)低档位换档有顿挫感;(二)升档过快,40-80 km/h速度区间,长期维持1K转速巡航,轻点油门降档不积极,维持高档位拖档勉强拉转速到1.3K才开始有动力,如果油门踩深一点,降档后车辆前窜的比较突兀。以上两点造成市区跟车的时候比较难受,而刷了ECU后愈加放大了困扰。于是开始科学上各大论坛了解TCU,也就是变速箱程序的功课,发现了XHP,一个专注玩了宝马ZF变速箱程序十多年的欧洲程序商。也没什么好多介绍的,MHD、MG、bm3都官方推荐的变速箱程序。(请别拿插OBD盒子解除扭矩限制的半吊子TCU来对比)
简单聊聊使用感受:(一)降档不积极的问题基本解决,轻点油门降1档,原厂降1档深度现在降2档,80km/h 的车速8档动态地板油直接降4档,整体感觉运动性提升了很多很多,有点类似Giulia 280的换档逻辑调教。(二)高油压的设定较大改善了低档位换档顿挫,几乎无感换档,不过刹车3降2的拉扯感仍然存在,较原厂好了很多。(三)极大提高了拨片换档速度,原厂拨片降档能明显感觉到仪表欺骗,档位显示降档、转速显示提高,才轮到真的降档,现在几乎是秒降,拨片不再是摆设。总结就一句话,以后谁要是再告诉你宝马调教ZF运动性很牛X的,直接拿XHP打他脸。
三、避震篇
BMW对4系的定位,悬挂调教已经偏向运动化,原厂避震的驾驶感受,足以应付日常的买菜路段,舒适性还是不错的,但是有3个点让我一直不太满意:(一)姿态不够好,前轮胎叶子板间隙50mm,后轮胎叶子板间隙55mm,整体设置前低后高,加上腰线走向,有些翘屁股的感觉;(二)侧倾支撑日常使用还可以,不过如果遇到高速急变线或者匝道车速稍快,就会明显感觉到侧倾,同时车尾的跟随性会稍差;(三)避震桶阻尼偏软,路面滤震相对更好,但弹簧回弹时会觉得有点拉不住,举例,15时速正面双轮同时过减速带,轮子落地后会明显感觉到车头还会上下晃一两次才归位。
基于上述需求,开始着手研究避震的功课,循序渐进了解了一圈短弹簧- 套装避震 – 绞牙避震。经过分析和以前玩车的经验,短弹簧只能满足需求(一),属于改装弯路,放弃;套装避震的不可调或者仅高低可调,不太适合能明确知道自己需求的用户,放弃;最终还是走上了绞牙避震之路。绞牙的品牌之多,湾湾,日系,德系,眼花缭乱,开始泡各种论坛和油管。最后遵循德系用德系的原则,开始进入几乎F3X论坛的日常,关于BilsteinB16和KW v3的选择。
v3几乎是每一台F3X都绕不开的避震推荐,几乎所有的改装建议,都是v3,身边也有不少车友装了,试驾了几台,感受确实舒适度还可以,但是有两个痛点:一是最高指导高度安装后仅剩前1.5指后1指,通过性有不小的问题;二是每次调节后避震阻尼都需要拆下避震筒,意味着打乱定位数据和更高的调节成本。试了下车友的B16,并没有网上众口一致的“硬”感,种草、做功课、拔草。
聊聊选择B16的原因:(一)低速压缩回弹一体调节,前轮只需原地打方向伸手即可,后轮紧急情况只需要一个千斤顶,调教方式极其友善。(二)单筒倒插的设计对宝马的麦弗逊悬挂更友好,简单说就是粗壮的筒身承担侧向力,同时倒插设计的响应更快。(三)最高指导高度友善,目前前后离最高指导高度-5mm,车身高度还有前25mm,后20mm,市区驾驶通过性完美。
关于防倾杆拉杆,也就是俗称的“李子串”,只要是换了避震,或者调整过高度(比如换短弹簧),记得一定一定一定要换可调李子串,因为每个避震厂牌的筒身李子串安装孔位高度设计不同,车身高度也会影响李子串的位置,所以基本上动过避震就破坏了原厂的防倾杆介入逻辑,也许很多换装店(没资格称为改装店)的做法是跟客户说不需要换李子串,结果导致了改避震后体验极其糟糕。以我自己安装B16为例,安装后如果沿用原厂李子串,会导致防倾杆向上提拉,也就是直行已经保持着防倾杆介入状态。刚装好避震时间太晚了,还没来得及换李子串就走了,这一路上简直了,方向好像神经病一样,原地打方向都会有拉扯感,会觉得整台车紧绷到非常难受的状态。第二天换了李子串,相较原厂加长,直行时防倾杆处于放松状态,才感觉到避震的韧性和整台车自然的状态。我想,这也许就是很多人觉得B16硬的来源?反推v3为例,v3的李子串安装位置比原厂低不少,导致了如果不换李子串会使防倾杆向下按压,也就是推迟了防倾杆的介入时机,不知道这是不是大多数人说v3舒服的原因,因为几乎没有防倾杆的介入,成为了真独立悬挂。买菜车李子串调整的思路,我希望保持直行放松的状态,防倾杆不介入,遵循这个原则,四轮落地升起车辆,拆除两边的李子串,使防倾杆处于放松状态,然后量好两个安装孔位的距离,调整李子串的长度和角度,在保证不拉动防倾杆、不扭动李子串球头的基础上直接安装,试车效果完美。
聊聊驾驶感受,B16目前阻尼调成前4后3,真的不硬,甚至还挺舒服,单筒倒插的响应和韧性不是正插能比的。舒适度比4系原厂避震略硬一点点,前轮颠簸路段会略略感受到方向盘有一点点打手,也可以理解为更清晰的路感,后排几乎不跳,老婆和朋友都还可以接受。侧倾支撑和阻尼反应跟原厂比较是天差地别,原厂在高速急变线时,会明显感受到车头先过,车尾才跟上,到位之后车尾还会有一点轻微的摆动,现在变线可以说干净利落,车身一体性更强了。
最后想吐槽一下,KW最近挺飘的,趁着疫情涨一波价,v3公价都1.89w了,作为一根非全长可调的半绞牙避震,差几K就赶上OhlinsDFV的价格,想想Ohlins的单筒倒插、双流阀、锻造筒身、全长可调等等,哪一项不把v3按在地上摩擦,我想KW一定是对自己有什么误解,妄想自己成了殿堂级,哈哈。
四、刹车篇
最开始动换刹车的念头,是因为原厂刹车皮实在太多粉了,轮毂洗干净开两天就能从银白变枪灰。后来刷了ECU改了避震之后,驾驶习惯稍微变得激烈了,觉得原厂刹车的前段虚位有点大,信心不足,同时高速踩多了会感觉到刹车变软,也就开始研究刹车的功课了。
绕不开的几个大牌:AP Racing,Brembo,Alcon,Stoptech等等。琢磨刹车的时候,定位很清晰,最大只需要355盘,19寸轮毂用380盘,重、贵、散热差、抖动几率高,日常使用除了塞满轮毂空间一无是处,而塞满在我个人的审美观里并不好看。遵循够用就好的原则,选定AP,匹配355盘的新一代卡钳街道8530和9540,还有就是5000R系列。试过8530的脚感,偏软一点,而且街道卡钳的防尘套老化也是个问题,有点犹豫。直到试了9660,完美的脚感,完美的重量,除了街用1万公里左右一次清洗,几乎没有任何槽点。
最终落地的方案:AP 9660 + Belfe 355划线盘 + EndlessMX72 + Goodridge钢喉,刹车油选了万金油ATE Typ200。使用感受:前段较原厂加强,但比较温柔,中段刹车力度来的比较强,踩到后段自己都有点受不了G值了,整体感觉非常线性,刹车信心很足。
五、轮毂和一些杂七杂八
4系标配的银白色400M实在是塑料感太强了,好廉价的感觉,作为外貌协会的我实在难受,决定换个大脚。凑巧碰到本地M2车主卖原厂437,计算一下数据:9J/10J,et29/40,原厂避震倾角情况下略微突出叶子板1cm不到的样子。果断开车去提圈,装车,完美不蹭。改了避震后,调整了后倾角,目前-1°50′,几乎和叶子板齐平,大内凹的动态真迷人。
剩下的就是一些内饰的折腾,换了一套祖国版MP干碳内饰,一对祖国版3D拨片,陶瓷大鸡腿,座椅和门板换成红色DAKOTA真皮,都是些常规内容了。讲个笑话,原厂的银铝门把手割手,换了祖国MP,门把手严丝合缝,吻合度比原厂还高,所以不要迷信进口,华晨的做工真的很可以。
写在篇末,一些废话,和小小的倡议。
耐心看完一大篇的车友们应该都发现了,我没有动排气,虽然每个男人都对排气声浪着迷,但是实话说,B48这套小破4缸出来的排气声真的一般般般般般般,目前听到还不错的可能也就艾斯曼和原厂48P了。其实我挺不能理解不少车主落地的第一件改件是炸街排气的,一两百hp的马力,干吼不走好尴尬的感觉,不过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啦。
篇末套用相声达人溜溜哥的一句话:给梦想尊严,让道路安全。倡议:不半夜炸街,不在市区或开放山路飙车,从我做起,改变普通人对改装车的印象,共同维护我们来之不易的改装空间。